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

note:物理距離與人際關係

物理距離與人際關係

和你的關係如何,可以通過他與你保持的距離來判斷。根據美國人類學家埃特瓦特?霍爾的觀察,人際關係可通過八種距離來斷定。

1.密切距離,接近型(0.15米):為了愛撫、格鬥、安慰、保護而保持的距離。

2.密切距離。較近型(0.15~0.45米):伸手可觸的距離,是關係比較密切的同伴之間的距離﹔也是在擁擠的電車中人與人之間不即不離的距離。

3.個體距離,接近型(0.45~0.75米):能夠擁抱或抓住對方的距離。對於對方的表情一目瞭然。夫妻處於這種位置是自然的。

4.個體距離,稍近型(0.75~1.20米):這是雙方同時伸手才能觸及到的距離,這是對人有所要求時應有的一種距離。

5.社會距離,接近型(1.20~2.10米):這是超越身體能接觸的界限,是辦事時同事之間所處的一種距離。保持這種距離,使人具有一種高雅、莊嚴的氣質。

6.社會距離,遠離型(2.10~3.60米):這是為便於工作保持的距離,工作時既可以不受他人影響,又不給別人增添麻煩。

7.公眾距離,接近型(3.60~7.50米):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離,說明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有許多問題或思想待解決與交流。

8.公眾距離,遠離型(7.50米以上):這是講演時採用的一種距離,彼此互不相擾。

如能將以上8種距離銘記在心,就能準確、順利地判斷出你與對方所處的關係與密切程度。



歪批「勞倫茲」

——讀《攻擊的秘密》

□志鋼

   勞倫茲的《攻擊的秘密》雖說是學術著作,卻沒有故做高深的
專業術語,讓我這樣的普通讀者看得津津有味。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
象的是這樣一些內容,忍不住點評幾句:

  攻擊性。勞倫茲認為,動物都具有攻擊本能,常常攻擊同類夥伴,
這裡邊含有通過種內鬥爭進行自然選擇的意義,是有利於物種的,然
而過量了也有很大危害性。一個生物如果長期得不到機會以某種方式
釋放攻擊能量,就會抓耳撓腮坐立不安,想法找渲洩途徑,如亂走、
游泳、奔跑等,但最可能的是變得咄咄逼人,攻擊自己的同類。

  攻擊的儀式化。由於意識到攻擊的危險性,動物和人類都改用一
些儀式化的動作來替代或緩解,比如一隻小狗面對不友好的大狗會仰
面朝天倒下,露出最易被攻擊的喉嚨和腹部,那意思是:「我服了,
想咬就請便吧!」一般大狗見到這個儀式化動作,往往就停止攻擊了。
弱者的另一種方法是轉而攻擊其他不相幹的事物。(歪批:比如打不
過假洋鬼子的阿Q就去欺負路邊小孩、小D、小尼姑之類,拿無辜者出
氣)。

  最重要的儀式是求和和歡迎儀式。它們是對攻擊行為的修正、轉
移和疏導。作者以抽菸為例。說兩個印第安人部落的首領斑狼和花鷹
都不想再打仗了,但誰都不願先說出那句示弱的求和請求,兩個心懷
敵意的首領只好尷尬地坐在一起悶聲不響,最後不約而同地把攻擊心
理轉移為毫不相幹的猛抽菸葉,以及討論煙葉質量味道等,進而互相
以品嚐對方的煙葉發出求和暗示,達成停戰協議。抽過這「和平之煙」
後,雙方也就不再對抗了。(歪批:這回我總算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
菸民,而且一見面就要遞煙了。這正是一種典型的把攻擊心理疏導化
解為友好關係的儀式化行為。老也不肯戒菸的菸民們這回可找到了一
條動物行為學上的理由。國家首腦間的歡迎儀式更有明顯的修正、轉
移、疏導攻擊的作用。想想那場面,一國士兵緊握武器死盯著代表另
一國的對方首腦,指揮官向他舉起又猛地揮下戰刀、衝著假想敵放出
隆隆禮炮等等,都是以歡迎儀式濃縮替代真正的戰爭,將其修正為友
誼的最強烈表示)。

  攻擊行為的通常受害者之一:最親密的人。勞倫茲指出,越是親
密友愛的小團體,內部攻擊本能就被壓抑得越利害,從而也就越容易
引發攻擊。他說:「沒有一種愛是沒有攻擊性的。」「愛的對象也是
攻擊的對象。」(歪評:怪不得那些婚戀肥皂劇中的男女主角總是互
相吵鬧沒完。看來你想愛上一個人,就得有這樣的心理準備:準備吵
架。反過來說,如果有個女孩老跟你找碴鬧彆扭吵架,那八成是她心
裡已有了你,你小子很可能要交桃花運了,還傻楞著幹嘛?)

  個體距離。勞倫茲舉例,說一群穴鳥停在電線上,每兩隻之間的
距離相當於相互間嘴啄不到的距離。於是大家就成為一個剛好能抑制
住攻擊本能的友好團體。這就叫個體距離。(歪批:①我們跟他人鬧
得不愉快的原因之一,就是沒調整好相互間的個體距離。②如某男士
與女性的個體距離親密到被她看做是「自己人」的地步,他就得忍受
她的攻擊責罵;如果沒到那個份上卻妄圖拉近雙方的個體距離,那就
會吃她的耳光還不敢回手。

  ……

  還有些勞倫茲式的格言也很值得玩味:

  「我們是被進化中偉大的建設者……截止目前為止『最新』的作
品,但當然不是他們最後的作品。」「我們不要過分樂觀地以為人類
可能有些更好和更高的進化。」

  「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個大障礙,就是不願承認自己是由動物進
化來的。」

  「幽默和知識是文明的兩大希望。」等等。

  總的看來,《攻擊的秘密》比《雁語者》,甚至比《所羅門王的
指環》更多地比較人與動物的行為。全書前面大部分還是把人與動物
的行為摻合著討論,從後面第十二章起,作者的視角完全回到人類自
身,乾脆撇開動物,專門討論起人的社會行為來。這反映出他通過研
究動物行為來關注、反思並試圖揭示和解決人類社會問題的特點。

  在如何解決人類社會問題上,老先生除了提出「愛一切人」的有
點老式的口號外,沒有什麼更好的藥方,顯得有點力不從心,從哲學、
社會學意義上也顯得過於單薄。看來這並非這位動物行為學家的專長。
不過,這些不足難以掩蓋他的研究成果和思想閃光。

觸覺

以觸覺為敘事的影像

心理療程

自閉症

特殊教育

庭箱療法

兒童

語言障礙


參考資料:http://tz.bdinfo.net/xtlf/xtlwen2.htm

http://bbs.bjchild.com/dispbbs.asp?boardID=52&ID=65427&page=1

http://www.psychspace.com/psy/consultation/sandplay/07Kalff.htm

http://202.205.216.160/xinli/003.asp

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

好孩子的援交守則 For NTD.5000(暫定)

劇名:好孩子的援交守則(暫定)

長度:20分鐘短片

形式:HDDV 16:9

劇情大綱:女孩是這學期班上的總務股長,在一陣大雨中,她遺失了剛剛才收齊的5000元,

心急如焚的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,同班的損友建議她去援交算了,而老實的她竟把這個提議當真...

同班的男孩在柏油路上撿到了一個被水打濕糊在地上的的信封袋,而裡頭有很多張濕糊糊的鈔票 ,送到警局也被拒收。

他在銀行換得了五張1000元的鈔票,拿著這些錢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,這時,他在熟悉的地 方看到了一組電話號碼...

演員:


  • 女孩:中學生,留著很常見的學生頭,個性老實內向
  • 男孩:中學生,不知為何是平頭,寡言害羞,悶騷
  • 女損友A:有點像小太妹又不像小太妹的人
  • 女損友B:醜女,粗框眼鏡
  • 男損友A、B:色猴子小鬼頭
  • 援交妹
  • 怪大叔
  • 老頑童
  • 上班族
426補:

  • 弟弟:女孩的弟弟,天真可愛有點白目
  • 媽媽:女孩的媽嗎,有點神經質
  • 哥哥:男孩的哥哥,高中生(大學生),成熟的青年,龐克風格
  • 哥哥的女友:高中生,相對於男孩是個大姐姐

劇本: